这本书从哪里来?

(代序)

萧华敬

    1999年.九月期。在广州办公室内翻开一本杂志——《南风窗》,看到一段小文章,是有关网络新经济的十条新规则,以一些比较式的对称的文字来讲述21世纪人类会面对的新经济。「普及比稀有重要」、「免费比收费重要」…不够半页纸,我马上拿到复印机前复印四份,分别贴在公司每个部门,其实原因很简单,只是觉得有趣而且简单,所以便与同事们一起分享。同事们有的只是看一眼,有的会花上数分钟仔细流览而已,也有一笑了之的。

    事过一个星期后,我再看此文字仍是觉得有趣,何不找出原文再来仔细来看看。文章里写的是 WIRED杂志的转载,于是上网去找,很快把杂志找出来了,原来是 凯文·凯利,当年well BBS站的创始人老前辈前辈。知道书名后便到书店继续找。在Page one页壹堂铜锣湾时代广场分店里,书架上找不到,便把书名和作者名提供给销售员在电脑健输入,很快便查找出来,而且还是精装本。不知是不是因为知音不多,袋装书(Pocket size book)还没有出版呢!

    在从香港回广州的火车上,经常是拥挤不堪的,这种环境亦会大大减少读书的热情,但是在这种环境下,我大约三天左右我便将它看完。起初看起来文字跳跃、概念更是言简意赅式的不容易理解,但却被这十条命题的概括性、综合性所吸引,慢慢的亦接受了作者的观点。作者在文中所列举的例子,有的是日常生活中的,如:香蕉运输、传真机的流行等,这些我们身边的事例,形象的讲出了命题的重点。还有一个非常认同的例子:荷花池中的叶子。每星期自我增大一倍,在开初之时不甚起眼,但在某一夜睡觉醒来发现整个池塘已是看不见水了。网络经济便是以这种自我增长的模式生长的。等到你觉得随处存在的时候,已经是发展到完善的日子了,当然你也很难参与其中了。

    此书从浅白易懂的方式入手,讲述一些未来网络经济(即所谓新经济)的特性。其中的要点往往是与旧日的概念不同,或许今天不是按照这个规则来进行,但明天或许就是依此方向发展下去,谁又能忽视呢?早日认清规则的走向,或许可以搭上一班通向网络大道的车。

    同时,我在书上找到了作者的E-mail地址,发了个简短的信息,二三天后的回复又是令人兴奋不已。中文简体字版本仍未有买主。之后其他便是历史,花了数个月的心机与烦恼,今天此书得以完成并与您见面。在此之中,有一点我最有把握:我相信广州本地是有可能成为科学经销发展的基地。更刻意把一切的工作都力求在广州完成。从广州的《南风窗》开始,在广州出版社同事的桌面上完成,再经过广州的发行界将此书推向全国,让北京、上海的朋友都来认识:广州也可以出版一些严肃、有内涵,但亦有市场价值的书。

    在此,忠心感谢与我合作的威仕电脑公司的同事。任先生、霍先生的鼓励;阿姨的茶水及早餐;区先生、阿美的富有时代感的封面设计;协助文字的任平先生及其公司;排版顾问刘伟健;责任编辑甘谦;以及在各个书展来回奔走的大哥… …没有你们的支持,这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。在香港的张西美小姐,她成功地出版了一本文物巨著,独力将杭州友人的成果带到读者面前,她的毅力与决心给我不少豉励。还有经常在茶余饭后一起谈天说地的郑同志、方兄…带出了本书的一个使命。

    这本书阐述的是新概念,正好用来证明你的EQ生活水平,读得上口证明你的E生活现时水平很好,如果读来总是不开窍,那么阁下的EQ就有待提升了。我的文字助手杨柳正好给我捉来试读,她认为用心阅读二篇后会觉得好象有人在强加灌输此书的“网络经济”概念,读下去又会觉得身在其中,而自动接受这些观念,并与网络生活融为一体。

    或许这本书的诞生正好是中国大陆亿万人民开初认识E生活之时,事实上你已经来到了门口,无论你接受与否,中国都要往这个大的方向发展,或多或少、或早或迟、先是硬件,再是系统软件,接下来便是全面融入到生活中。你不见马路上行驶的大巴上的· COM、北京路街头的巨大路牌上的· COM…听说广告大哥如宝洁洗头水也买不到新位置放广告,原因很简单——全部给· COM包了。… …

荷花池的叶子已经盖满了四分之一,你有没有发觉??